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的职业故事|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河内机器人的人类“老师”
2025年11月14日 07:13 来源:新华网
10月24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张宏伟在合肥乐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区与“夸父”机器人合影,机器人演奏铜管乐器,机器人“夸父”扛起全国火炬手比赛,一场机器人格斗比赛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人形机器人与人民生活融为一体……小说作品,离不开它来自机器人的“老师”——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张宏伟,26岁,合肥乐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推断出人形机器人能够识别和感知真实环境,通过计算完成指令独立做出判断和行动决策,同时不断学习和迭代,这就是所谓的“具身智能”。目前,张宏伟正在“教”公司的机器人“夸父”进行工业作业。他首先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拆解成机器人可以“理解”的代码,然后用软件来模拟和操作;经过反复调试,直到代码运行顺利后,他将代码放入实体机器人中,并在实验室的区域环境中进行模拟测试。如果机器人的动作出现错误,他和同事就必须通过运行数据找到原因,共同解决问题。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机器人稳定运行后,即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部署和测试。张宏伟作为一名电子ngineer 也负责向客户交付并指导他们的使用。张宏伟说:“‘夸父’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工厂使用,但由于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应用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目前主要用于搬运、拣选、移动等任务。”实际工厂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他们需要不断研究问题,不断迭代,让机器人更加适应需求。需要工厂。由于双足人形机器人更适合人们工作的物理环境,张宏伟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将成为新职业。经过三年的发展,机器人的形态和技术不断升级,行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工新工种里。不同地区也牢牢地陷入了这波发展浪潮之中。合肥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全链条研发制造体系建设。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并建有相关科研平台和研发机构。社会支持和政策支持给新兴产业注入了更多信心。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复努力,我们可以实现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做一些危险、困难的任务,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满足感,也让我有成就感。”张宏伟说道。新华社记者 周木 摄
(编辑:春雨)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新的职业故事|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河内机器人的人类“老师”
2025年11月14日 07:13 来源:新华网
10月24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上,张宏伟在合肥乐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区与“夸父”机器人合影,机器人演奏铜管乐器,机器人“夸父”扛起全国火炬手比赛,一场机器人格斗比赛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下帷幕……人形机器人与人民生活融为一体……小说作品,离不开它来自机器人的“老师”——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张宏伟,26岁,合肥乐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机器人应用开发工程师。推断出人形机器人能够识别和感知真实环境,通过计算完成指令独立做出判断和行动决策,同时不断学习和迭代,这就是所谓的“具身智能”。目前,张宏伟正在“教”公司的机器人“夸父”进行工业作业。他首先要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其拆解成机器人可以“理解”的代码,然后用软件来模拟和操作;经过反复调试,直到代码运行顺利后,他将代码放入实体机器人中,并在实验室的区域环境中进行模拟测试。如果机器人的动作出现错误,他和同事就必须通过运行数据找到原因,共同解决问题。经过反复测试和调整,机器人稳定运行后,即可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部署和测试。张宏伟作为一名电子ngineer 也负责向客户交付并指导他们的使用。张宏伟说:“‘夸父’机器人已经在一些工厂使用,但由于人形机器人的工业应用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目前主要用于搬运、拣选、移动等任务。”实际工厂环境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他们需要不断研究问题,不断迭代,让机器人更加适应需求。需要工厂。由于双足人形机器人更适合人们工作的物理环境,张宏伟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作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宣布,机器人工程技术人员将成为新职业。经过三年的发展,机器人的形态和技术不断升级,行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工新工种里。不同地区也牢牢地陷入了这波发展浪潮之中。合肥积极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全链条研发制造体系建设。目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并建有相关科研平台和研发机构。社会支持和政策支持给新兴产业注入了更多信心。 “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反复努力,我们可以实现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做一些危险、困难的任务,这就是这份工作的满足感,也让我有成就感。”张宏伟说道。新华社记者 周木 摄
(编辑: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