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项目、新上市密集出现,央企“链”齐升级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围绕新的优质生产力组织产业链,国内企业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 《经济参考报》了解到,近期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行业的央企正在进一步拓展共链行动的现代产业链宽度和深度,发布新的合作项目、新的供需对接清单、建立相关产业链联盟,推动行业从“单点竞争”走向“生态共赢”。 2025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暨大连新能源产业发展交流会11月8日召开,包括三峡研究院、三峡能源、大连理工大学、东方电气在风电现代链海岸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三峡集团已与北京威日达、江苏欧讯能源等18家专家和产业链新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截至目前,2025年通过全链条共同行动已达成86个供需合作项目,合同金额约93亿元。会议期间,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联盟成立。联盟整合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投资运营、运维服务等全产业链骨干力量,形成联合研发、标准共制、供需对接的合作机制,推动产业从“单点竞争”向“单点竞争”转变。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共建开放、包容、有韧性的中国产业链”平行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牟书辉与共同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共同产权行动委员会连续三年为中小企业产业链发展进行了展望。共组织40场“共链行动”主题活动。 “链长”商家发布了近万条供需匹配名单,带动了众多中小企业加入连锁。国资委、国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央企要发挥好重点产业链支撑作用,观察全球科技发展把握产业变革的逻辑革命和新趋势,加强战略预测,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量化技术等产业布局和发展。同时,通过加强需求牵引、发展MGA开放平台、创新合作模式、构建价值共享机制,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打造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产业生态。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家央企发出新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合作邀请,重点解决技术瓶颈、供应链风险等共性挑战,全面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2025年低碳无机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11月7日召开的第二届玻璃产业发展大会上,国家建材集团等12家单位联合宣布中国玻璃新材料产业链供应链联盟诞生。活动还发布了46个新材料现代产业链行动镜供需对接名单,多家企业签署了产业合作协议和备忘录,涵盖联合研发、资源共享、项目共建等。“未来我们将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努力打造开放、共享、标志、互利的良好产业生态系统,实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协同发展。”中国建材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常张礼表示。国家能源集团表示,未来将积极推进共链大力发展煤基新材料和新一代煤炭与现代工业电力,持续打造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氢能、新能源存储等原创技术源泉。中国电信还表示,将全面实施“云向数字化转型”的智慧战略,进一步加大开放合作。创新是驱动产业链带动价值链的主要引擎。 “中国企业要在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领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的产学研合作,加快‘卡脖子’技术的衰退,努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采取th以材料产业为例,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强调,要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以“十五五”规划带动材料三大领域为契机,让产业发展体现国家需求;打造创新源泉,聚焦定量技术、生物制造、新材料、氢能源等六大方向,让产业布局和科技前沿能够回答同一个问题;积极打造产业生态共同体,链接创新创新要素,实现产业发展与全球资源的有效对接。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