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化工行业增加高端供给,加速数字化、智能

中国经济网版权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发布《石化和化学工业稳定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效益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石化和化工效益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石油化学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第一产业和工业支柱。经济总量大,产业关联度高。这关系到行业稳定增长和经济平稳运行。当前,我国石化、化工行业面临市场竞争加剧等问题。基本有机原料请愿、高端精细化学品供给不足,内需增速放缓,外部不确定性增加。专家建议,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应统筹促稳增长和促转型,坚持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把改善供给质量与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石化和化工行业质量有效提升和数量合理增长,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妊娠纹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石化和化工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2024年石化和化学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4.9%同比增长6.6%,高于工业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炼油、乙烯、合成树脂等20多种基础化工产品产能居世界第一,有效发挥了稳定工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表示,新形势下推动石化和化学工业实现高质量稳定增长,应对行业投资质量效益低下、需求增长乏力等新问题新挑战,必须着力提高投资效率,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转型,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的建设。当前,我国石化和化工行业正以现代科技为抓手,走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道路。以科技为引领,不断优化生产经营,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创造能力的韧性和效率,加快转型步伐。 “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是石化化工业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石油长庆石化公司规划与科技信息部部长陈红表示,长庆石化率先建成集生产优化运行、智能管控、智能安全环保监控于一体的智慧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改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立准确、自动化的控制点,可以实现工厂管理。近年来,石化、化工企业陆续建设了许多系统先进控制与综合报警、能源管理升级、全流程协同优化等应用场景,实现了智能生产、工艺技术、运营操作的运营能力,强化了创能能力。在创造能力方面。 《方案》提出,落实《石化和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MGA实施指南》,充分发挥转型中心数字化转型作用,开展数字化转型行业诊断评估和技术改造,培育数字化转型共性场景、标杆工厂、标杆企业。陈红介绍,2021年,长庆石化将建设国内首座5G全程智慧炼油厂,即工信部5G应用安全创新促进中心信息技术。 2024年,长庆石化将以昆仑大模型为基础,以15亿全球数据源为基础,开展大规模常压、真空模型研究,实现作业辅助、工况优化、能耗调优、应急指导、异常研究分析等。发布上线4个大场景模型,端到端准确率超过85%,问答准确率超过90%。加强新​​领域研究“近年来,我国石化、化工行业供给水平不断提高,但仍面临衔接、防范和解决过度损失、优化供给结构等问题。”郑宝山分析,当前我国化工行业产品盈利趋势明显,普通产品盈利能力不强,精特产品供给不足。因为为此,《方案》明确提出加强高端供给,重点攻关集成电路、新能源、医疗器械等关键产业链,支持电子化学品、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高性能膜材料等领域重点产品攻关。在郑宝山看来,增加精细化工行业有效供给是行业的主要任务之一。石化、化工行业要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延伸,打造专业、精细、特色、新颖的产品体系,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提高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型催化剂、高端试剂等领域重点产品供应能力,加强关键设备、高端仪器、控制软件等配套支撑。化学品。此外,要推动涂料、染料、氟硅有机材料等比较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提供定制化、功能化、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和服务。 “近年来,企业精准优化调整装置负荷和产品结构,高附加值产量持续增长。”中国石油炼化新材料分公司信息科技部主任杨力表示,通过加快化工新材料研发和原创技术转化,以及推动新产能落地和投产工作取得成效,公司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转变;积极开拓高端产品市场并推动了产品销量的持续增长。中石油广西石化公司首席专家徐普表示,明年广西石化将回归提质增效、拓展产业链。制定生产调度、能耗控制等智能应用标杆,推动炼油、乙烯装置能耗降低;建设高端聚烯烃装置,确保淘汰化工产品产量180万吨以上;我们依托区位优势,支持上游化学品发展,扩大对东盟出口。新兴地区新市场领域的拓展,对石化、化工产品的需求量很大。以当前话题度很高的人形机器人为例。其发展离不开聚醚醚酮、超高分子量等高化学性能材料的支持ar重量聚乙烯纤维。拓展新兴领域市场,可以培育和拓展石化化工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帮助行业实现稳定增长的目标。 《方案》提出扩大市场需求,激发市场潜力。推动合成树脂、涂料、轮胎等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围绕新能源、低空经济、仿人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池材料、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特种工程塑料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锂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备受关注。聚丙烯干式隔膜被誉为锂电内部离子通道的守护者电池。它不仅执行传导离子的主要功能,还直接关系到电池的寿命和安全。锂电池隔膜市场需求持续上升。中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联合上游石化企业、科研机构和下游客户,组成创新联合体,重点攻克膜材质均匀性、灰分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经过不断优化,目前产品在批次稳定性和综合性能方面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华南化工销售公司高级营销专家赵新亮表示,今年前8个月,聚丙烯锂电池隔膜销量增长6倍以上。专家表示,新兴领域需求正在成为推动产业高端转型的重要引擎。加州和化学工业。当前,以新能源、低空经济、仿人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以其对高性能、专用化工材料的独特需求,为传统石化行业注入了现代活力和发展动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启辉 潘卓然)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